春波漾群凫,戏斗每堪玩。宛转回翠吭,缡振文翰。
声兼江雨喧,影逐浦云乱。唼喋队初交,纷披势将散。
持敌忽同沉,呼俦更相唤。时陈水槛侧,或聚湖亭畔。
长鸣若贾勇,远奋如追窜。荷叶触俱翻,菱丝冒齐断。
鱼骇没中流,鸥惊起前岸。心逾陇雉骄,气压场鸡悍。
海客朝自驱,溪娃晚犹看。稍欲碍行舟,浑忘避流弹。
苦争应为食,幸胜非因算。微鸟昧全躯,临川独成叹。
斗鸭篇。明代。高启。 春波漾群凫,戏斗每堪玩。宛转回翠吭,缡振文翰。声兼江雨喧,影逐浦云乱。唼喋队初交,纷披势将散。持敌忽同沉,呼俦更相唤。时陈水槛侧,或聚湖亭畔。长鸣若贾勇,远奋如追窜。荷叶触俱翻,菱丝冒齐断。鱼骇没中流,鸥惊起前岸。心逾陇雉骄,气压场鸡悍。海客朝自驱,溪娃晚犹看。稍欲碍行舟,浑忘避流弹。苦争应为食,幸胜非因算。微鸟昧全躯,临川独成叹。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 ...
高启。 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
怀息庐和坡翁息轩。明代。李之世。 吾家有息庐,息身未有日。古人悼无闻,四十而五十。百年可例推,想亦无间隙。莫若早回头,可以息则息。果腹惟三餐,容身祇一席。古昔有良训,归当书之壁。
燕堂诗。宋代。蔡兹。 世情日浇道情深,悔不林泉早脱簪。一世简编胎后叶,百年香火奉先心。诗缘好句须亲录,酒到浓时辄倩斟。於此更无关意事,时携诸幼步花阴。
寄周令公。明代。王夫之。 湘波一尺阻东西,湘草湘烟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镜雪,丹经何术炼银泥。归舟吴越迎歌扇,潭水沧浪废杖藜。问讯绥山桃几熟,飞花好寄五陵溪。
寿欧子建六十初度时方应试棘围。明代。韩日缵。 才名七步竟谁伦,一领青衫几十春。揽镜不妨宁作我,掺觚那肯不惊人。少年逐队豪仍在,白杜同盟迹未陈。我已倦游君始壮,风云会见起潜鳞。
送陆比部汝成使闽中。明代。谢榛。 醉攀杨柳禁城东,别后芳樽不可同。日暮乱云迷远道,天涯孤剑倚飞蓬。任公台瞰江流近,大姥峰连海色空。虞帝好生当此日,遥知闽徼待春风。
茄藤社观番戏二绝句 其一。清代。范咸。 连臂相看笑踏歌,陈词道是感恩多。剧怜不似弓鞋影,一曲春风奈若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