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石江边李白坟,绕田无限草连云。
可怜荒垄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
但是诗人多薄命,就中沦落不过君。
李白墓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采石江边李白坟,绕田无限草连云。可怜荒垄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但是诗人多薄命,就中沦落不过君。
在采石江边,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,远接白云。
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,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。
只要是诗人,大都命运不好,而诗人穷困失意,谁也没有超过李君。
李白墓:唐代大诗人李白死于当涂(今属安徽),初葬龙山,元和十二年(817年)正月迁葬青山。今安徽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镇犹存墓址。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。
采石:即采石矶,原名牛渚矶,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,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,江面较狭,形势险要,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,也是江防重镇。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。有太白楼、捉月亭等古迹。
田:指墓地。
可怜:可叹,可悲。荒垄:荒芜的坟墓。穷泉:泉下,指埋葬人的地下,墓中。
惊天动地: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,令人震惊。这是对李白诗文的高度评价,认为可以感动天地。
但是:但凡是,只是。薄命:命运不好,福分差。
就中:其中。沦落:落魄,穷困失意。君:指李白。
参考资料:
1、吴大奎 马秀娟.元稹白居易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85-86
2、龚克昌 等.白居易诗文选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:141
这首七言诗《李白墓》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(799年),白居易二十八岁,在宣州(今安徽宣城)。李白墓原在龙山,元和十二年(817年)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。白居易所见,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,“坟高三尺,日益摧圮”。
参考资料:
1、吴大奎 马秀娟.元稹白居易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85-86
李白诗名垂于千古,但生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aoy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遭遇不幸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piaob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漂泊沦落,死后萧条,墓地简陋。斯人而有斯遇,诗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pingdia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凭吊之际,自是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k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慨万千。诗中写李白墓地的荒凉,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uich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推崇和钦慕,而对其一生潦倒,更寄予了无限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ong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同情。
诗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ito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开头两句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,通过对李白墓周边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片萧索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eil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悲凉的气氛。“可怜”两句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,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,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。这里通过“可怜”、“曾有”这样富有浓厚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色彩的词语,鲜明地展示出了李白诗文的伟大和一代诗仙死后墓地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l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凄凉这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od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矛盾,直接地表现出了诗人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ei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悲愤之情。尽管死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l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凄凉冷漠,但李白是不朽的,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,永远为人们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喜爱。最后两句提出诗人多薄命,而李白才愈高则命愈薄的问题,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起伏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nk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坎坷的一生深切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ong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同情和不平,也从侧面再次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ans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赞颂了李白的伟大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ewe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结尾言不尽而意亦不尽,耐人寻味。
此诗的形式采用七律变体,六句包孕丰富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k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慨深沉。全诗用李白杰出的成就,与李白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nk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坎坷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ingy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命运、死后墓地荒凉和后世文坛的暗淡组成了多重对比,从而赋予了作品惊心动魄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艺术感染力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...
白居易。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诗一首。宋代。方翥。 江出入眼昔无殊,只有人事堪嗟嘘。权门杂沓行苞苴,屠儿贩客纡青朱。梵仪膜拜参浮屠,痴儿娇子不识忆,淫坊博塞为欢娱,金章下堂揖老胥,老胥分庭抗士儒。身裹道衣臂佛珠,岁时入谒何易于。羊肩斗酒清而腴,酬酢偃蹇以字呼。官家赤子元何辜,一毫枉直凭青蚨。十八年前此事无,作诗一笑君应呼。
东行口占 其三。清代。陈梦雷。 风尘三载羽书驰,填海曾闻精卫悲。岂意上官专草稿,翻令巷伯叹南箕。铄金祗为招群忌,投杼何当慰母疑。行矣帝乡犹未远,还胜凝碧望阍时。
颂古十七首。宋代。释师观。 唇上碧斑宾豹博,舌头当的帝都丁。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。
九效 其五 医国。宋代。葛立方。 破纽绝络兮民不支,不了兰藏兮举世无医。病在腠兮废汤熨,未至血脉兮乃施针石。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,阴阳倒置兮寒凉逆施。内实兮饵之桂附,中乾兮反投消以蠹。天生卢扁兮授术上池,跻民寿兮至期颐。
和严道培书院韵 其一。宋代。米芾。 城头山脚旧图开,华构凌云亦壮哉。谈席昔人文献地,升堂此日豫章材。弦歌化里清风动,麟凤天南紫气来。独奈岩阿丛桂冷,幽栖不是伟长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