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域阳关道,胡沙与塞尘。
三春时有雁,万里少行人。
苜蓿随天马,葡萄逐汉臣。
当令外国惧,不敢觅和亲。
送刘司直赴安西。唐代。王维。 绝域阳关道,胡沙与塞尘。三春时有雁,万里少行人。苜蓿随天马,葡萄逐汉臣。当令外国惧,不敢觅和亲。
通往西域遥远的阳关道上,举目惟见边塞的烟气和沙尘。
整个春天只偶有大雁飞过,万里路上很少见到行人。
苜蓿草将随着汗血马传入,葡萄种也带随着汉家使臣。
这一去自应让外族害怕,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。
刘司直:作者友人,生平字号不详。司直:官名,大理寺(掌管刑狱)有司直六人,从六品上。安西:指安西都护府。
绝域:指极远的地域,此指西域。阳关道: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。阳关:关名,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。
沙:一作“烟”。塞尘:塞外的风尘。代指对外族的战事。
三春:春季三个月:农历正月称孟春,二月称仲春,三月称季春。
行人: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。
苜蓿(mùxu):植物名。豆科,一年生或多年生。原产西域各国,汉武帝时,张骞使西域,始从大宛传入。
天马:骏马的美称。
蒲桃:即葡萄,原产西域,西域人以葡萄为酒,富人藏酒至万余石。逐:随。汉臣:汉朝的臣子。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。
当:应当。令:使。外国: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权。后以指本国以外的国家。
觅:寻求。和亲: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。
参考资料:
1、邓安生 等.王维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0:136-137
此诗的前两联介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ou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。第一联“绝域阳关道,胡烟与塞尘”,指出路途遥远,环境恶劣。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ians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边塞,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,那里,烽烟弥漫,沙土飞扬,一望无垠,满目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l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凄凉。
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,进一步表现路途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m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寂寞荒凉。正值三春季节,南国正是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angn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江南草长,群莺乱飞”之时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un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无奈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不度玉门关,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;平视前方,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。
第三联似承实转,虽然仍是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ej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写景,但色调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陡转:“苜蓿随天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马,蒲桃逐汉臣。”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马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马嗜苜蓿,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。这一联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结合,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想象代实景,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光。其中蕴含颂杨汉使,沟通两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en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文化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功绩之意,以此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ianl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勉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ou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友人远赴安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angongliy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建功立业。
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:这里以“不敢觅和亲”指西北地区少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inz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。这两句看似泛指,实际上是针对“刘司直赴安西”而言的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w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,弘扬国威,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、安边定国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aom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豪迈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。
这首诗将史事融入送行时对路途险远的渲染中,全诗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ej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写景到说史,又从说史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u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抒情,曲曲折折,而于字句之间流淌不绝的,则是诗人对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ou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友人始终如一的深情。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...
王维。 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黄河南岸见梨花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陆深。 粉痕香晕雨初乾,惆怅芳心怯晓寒。忆向小楼吹铁笛,湘帘十二捲朱阑。
寓京二首。宋代。俞桂。 车马滔滔厌软红,湖边秋意属西风。木犀初放荷花老,买个船儿学钓翁。
寄诗(一作绝微之)。唐代。崔莺莺。 自从销瘦减容光,万转千回懒下床。不为傍人羞不起,为郎憔悴却羞郎。
牡丹百咏 其十。明代。张淮。 红玉肌容艳有神,九天飞下一仙真。垂头雨后犹倾国,点额风前欲唤人。龙脑薰成香世界,蝶翎逗落锦埃尘。春光得我方能丽,笑杀凡花号丽春。
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一。宋代。张侃。 一九才过二九来,见人相唤袖难开。外头天色时时转,雪急因风缓缓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