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听妇前致词,三男邺城戍。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
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石壕吏。唐代。杜甫。 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。听妇前致词,三男邺城戍。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日暮时投宿石壕村,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。
老翁越墙逃走,老妇出门查看。
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,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。
我听到老妇上前说: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。
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,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。
活着的人苟且偷生,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!
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,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。
因为有孙子在,他母亲还没有离去,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。
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,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。
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,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。
夜深了,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,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。
天亮后我继续赶路,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。
暮:在傍晚。
投:投宿。
吏:官吏,低级官员,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。
夜:时间名词作状语,在夜里。
逾(yú):越过;翻过。
走:跑,这里指逃跑。
呼:诉说,叫喊。
一何:何其、多么。
怒:恼怒,凶猛,粗暴,这里指凶狠。
啼:哭啼。
苦:凄苦。
前:上前,向前。
致:对……说。
前致词:指老妇走上前去(对差役)说话。
邺城:即相州,在今河南安阳。
戍(shù):防守,这里指服役。
附书至:捎信回来。书,书信。至,回来。
新:最近,刚刚。
存:活着,生存着。
且偷生:姑且活一天算一天。且:姑且,暂且。偷生:苟且活着。
长已矣:永远完了。已:停止,这里引申为完结。
室中:家中。
更无人:再没有别的(男)人了。更:再。
惟:只,仅。
乳下孙:正在吃奶的孙子。
未:还没有。
去:离开,这里指改嫁。
完裙:完整的衣服。
老妪(yù):老妇人。
衰:弱。
请从吏夜归: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。请:请求。从:跟从,跟随。
应:响应。
河阳: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(原河南省孟县),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。
急应河阳役:赶快到河阳去服役。
犹得:还能够。得:能够。
备:准备。
晨炊:早饭。
夜久:夜深了。
绝:断绝;停止。
如:好像,仿佛。
闻:听。
泣幽咽:低微断续的哭声。有泪无声为“泣”,哭声哽塞低沉为“咽”。
明:天亮之后。
登前途:踏上前行的路。登:踏上。前途:前行的路。
独:唯独、只有。
石壕: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。
参考资料:
1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172-173
2、等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.北京:华文出版社,2009:101
759年(唐肃宗乾元二年)春,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他离开洛阳,历经新安、石壕、潼关,赶往华州任所。这时,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,投宿石壕村,遇到吏卒深夜捉人,于是实录所见所闻,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玮 .杜甫诗全集详注 .武汉 :武汉大学出版社 ,2000 :118-120 .
2、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 :172-173 .
《石壕吏》是一首杰出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主义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叙事诗。它以“耳闻”为线索,按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j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时间的顺序,由暮——夜——夜久——天明,一步步深入,从投宿叙起,以告别结束,从差吏夜间捉人,到老妇随往;从老翁逾墙逃走,到事后潜归;从诗人日暮投宿,到天明登程告别,整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故事有开始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,情节完整,并颇为紧张。诗的首尾是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叙事,中间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ui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对话,活动着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w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物有五六个之多,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,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aoy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遭遇。诗人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叙述、老妇的说白,处处呼应,环环紧扣,层次十分清楚。
诗人虚实交映,藏问于答,不写差吏的追问,而只写老妇的哭诉,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、画外音,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“前致词”中,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。诗人写老妇的哭诉,语言朴实无华,一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iang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典故也不用,很切合老妇的口吻,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,形成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ou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忧愤深广、波澜老成,一唱三叹,高低抑扬的韵致,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。
全诗述情陈事,除“吏呼一何怒”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,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。在这里,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艺术构思,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,浇注于客观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叙述中,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,让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。这种以实写虚,以虚补实,虚实相映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艺术手法,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,而又蕴涵丰富。
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。首句“暮投石壕村”,单刀直入,直叙其事。“暮”字、“投”字、“村”字都需玩味,读者不能轻易放过。在封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hu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社会里,由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hu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社会秩序混乱和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ut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旅途荒凉等原因,旅客们都“未晚先投宿”,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。而杜甫,却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u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,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。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;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,无处歇脚。总之,寥寥五字,不仅点明了投宿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j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时间和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id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地点,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马乱、鸡犬不宁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,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eij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。浦起龙指出这首诗“起有猛虎攫人之势”,这不仅是就“有吏夜捉人”说的,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。“有吏夜捉人”一句,是全篇的提纲,以下情节,都从这里生发出来。不说“征兵”、“点兵”、“招兵”而说“捉人”,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el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揭露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pip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批判之意。再加上一个“夜”字,含意更丰富。第一、表明官府“捉人”之事时常发生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m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,无法“捉”到;第二、表明县吏“捉人”的手段狠毒,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m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,来个突然袭击。同时,诗人是“暮”投石壕村的,从“暮”到“夜”,已过了几个小时,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;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,他没有参与其间,而是隔门听出来的。“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”两句,表现了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m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,昼夜不安;即使到了深夜,仍然寝不安席,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,就知道县吏又来“捉人”,老翁立刻“逾墙”逃走,由老妇开门周旋。
从“吏呼一何怒”至“犹得备晨炊”这十六句,可看作第二段。“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”两句,极其概括、极其形象地写出了“吏”与“妇”的尖锐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od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矛盾。一“呼”、一“啼”,一“怒”、一“苦”,形成了强烈的对照;两个状语“一何”,加重了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色彩,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,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,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eif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悲愤的气氛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od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矛盾的两方面,具有主与从、因与果的关系。“妇啼一何苦”,是“吏呼一何怒”逼出来的。下面,诗人不再写“吏呼”,全力写“妇啼”,而“吏呼”自见。“听妇前致词”承上启下。那“听”是诗人在“听”,那“致词”是老妇“苦啼”着回答县吏的“怒呼”。写“致词”内容的十三句诗,多次换韵,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,暗示了县吏的多次“怒呼”、逼问。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,千万别以为这是“老妇”一口气说下去的,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。实际上,“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”不仅发生在事件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ito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开头,而且持续到事件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ewe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结尾。从“三男邺城戍”到“死者长已矣”,是第一次转折。可以想见,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。在这以前,诗人已用“有吏夜捉人”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。等到“老妇出门看”,便扑了进来,贼眼四处搜索,却找不到一个男人,扑了个空。于是怒吼道:“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?快交出来!”老妇泣诉说:“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。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,信中说,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!……”泣诉的时候,也许县吏不相信,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。总之,“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”处境是够使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ong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同情的,她很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w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ong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同情,高抬贵手。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:“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?快交出来!”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:这两句,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,因为“更无人”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aod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矛盾。合理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o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解释是:老妇先说了一句:“家里再没人了!”而在这当儿,被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if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地方的小孙子,受了怒吼声的惊吓,哭了起来,掩口也不顶用。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,威逼道:“你竟敢撒谎!不是有个孩子哭吗?”老妇不得已,这才说:“只有个孙子啊!还吃奶呢,小得很!”“吃谁的奶?总有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uq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母亲吧!还不把她交出来!”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!她只得硬着头皮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o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解释:“孙儿是有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uq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母亲,她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g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丈夫在邺城战死了,因为要奶孩子,没有改嫁。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,怎么见人呀!还是行行好吧!”但县吏仍不肯罢手。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,饿死孙子,只好挺身而出:老妇的“致词”,到此结束,表明县吏勉强同意,不再“怒吼”了。
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,却照应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ito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开头,涉及所有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w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物,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。表明老妇已被抓走,走·时低声哭泣,越走越远,便听不到哭声了。“夜久”二字,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、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。“如闻”二字,一方面表现了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媳妇因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g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丈夫战死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pop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婆婆被“捉”而泣不成声,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anqi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关切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心情倾耳细听,通夜未能入睡。“天明登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ant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前途,独与老翁别”两句,收尽全篇,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叙事中含无限深情。前一天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angw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傍晚投宿之时,老翁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,而时隔一夜,老妇被捉走,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媳妇泣不成声,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。老翁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心情怎样,诗人作何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想,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想象的余地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杜甫。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。元代。方回。 七里南山边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旧榷界,双桥酒有声。身老友朋尽,事殊时代更。茅店迷处所,饮徒眠九京。
三月壬申同尧民希孝观渠名寺经藏得弘明集中。宋代。黄庭坚。 秘藏开新译,天花雨旧堂。证经多宝塔,寝疾净名床。鸟语杂歌颂,蛛丝凝篆香。同游得赵李,谈道过何王。
百字令 送蔡竹涛游太原和顾庵学士韵。清代。龚鼎孳。 入秦蔡泽,急横金跃马、难甘雌伏。今代才名羁旅客,醉倚长杨抛筑,一雁清秋,三关落日,人比萧萧竹。薄游书剑,官斋移杨堪宿。试问悬瓮风烟,青城花月,此景曾陵谷。极眺高歌偕骑省,指点残枫剩槲。越石登楼,太真披扇,天凑清狂福。归来重九,新词珠定盈斛。
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。明代。方孝孺。 周道昔沦丧,凤鸟收其声。纷纷徇世士,各以智术鸣。仲舒起西都,蜀汉有孔明。下帷谈正谊,濡走济群生。二子苟遇时,惠泽
观怀素草书歌。唐代。贯休。 张颠颠后颠非颠,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。师不谭经不说禅,筋力唯于草书朽。颠狂却恐是神仙,有神助兮人莫及。铁石画兮墨须入,金尊竹叶数斗馀。半斜半倾山衲湿,醉来把笔狞如虎。粉壁素屏不问主,乱拏乱抹无规矩。罗刹石上坐伍子胥,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。势崩腾兮不可止,天机暗转锋铓里。闪电光边霹雳飞,古柏身中dg龙死。骇人心兮目眓瞁,顿人足兮神辟易。乍如沙场大战后,断枪橛箭皆狼藉。又似深山朽石上,古病松枝挂铁锡。月兔笔,天灶墨,斜凿黄金侧锉玉,珊瑚枝长大束束。天马骄狞不可勒,东却西,南又北,倒又起,断复续。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,秦王肩上bf著枣木槊。怀素师,怀素师,若不是星辰降瑞,即必是河岳孕灵。固宜须冷笑逸少,争得不心醉伯英。天台古杉一千尺,崖崩劁折何峥嵘。或细微,仙衣半拆金线垂。或妍媚,桃花半红公子醉。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,天与笔兮书大地,乃能略展狂僧意。常恨与师不相识,一见此书空叹息。伊昔张渭任华叶季良,数子赠歌岂虚饰,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。石桥被烧烧,良玉土不蚀,锥画沙兮印印泥。世人世人争得测,知师雄名在世间,明月清风有何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