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。因望月有感,聊书所怀,寄上浮梁大兄、於潜七兄、乌江十五兄,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。
时难年荒世业空,弟兄羁旅各西东。
望月有感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自河南经乱,关内阻饥,兄弟离散,各在一处。因望月有感,聊书所怀,寄上浮梁大兄、於潜七兄、乌江十五兄,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。时难年荒世业空,弟兄羁旅各西东。田园寥落干戈后,骨肉流离道路中。吊影分为千里雁,辞根散作九秋蓬。共看明月应垂泪,一夜乡心五处同。
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,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,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,各自在一处。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,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,寄给在浮梁的大哥、在於潜的七哥,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、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。
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,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。
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,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。
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,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。
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,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。
河南:唐时河南道,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、江苏、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。
关内:关内道,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、宁夏、内蒙的部分地区。
阻饥:遭受饥荒等困难。
浮梁大兄: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,贞元十四、五年(798—799年)间任饶州浮梁(今属江西景德镇)主簿。
於潜七兄: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,时为於潜(今浙江临安县)县尉。
乌江十五兄:白居易的从兄白逸,时任乌江(今安徽和县)主簿。
符离:在今安徽宿县内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(今江苏徐州)作官多年,就把家安置在符离。
下邽:县名,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。白氏祖居曾在此。
时难年荒:指遭受战乱和灾荒。荒,一作“饥”。
世业:祖传的产业。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,所授之田分“口分田”和“世业田”,人死后,子孙可以继承“世业田”。
羁旅:漂泊流浪。
寥落:荒芜零落。
干戈:古代两种兵器,此代指战争。
吊影:一个人孤身独处,形影相伴,没有伴侣。
千里雁: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,皆如孤雁离群。
辞根:草木离开根部,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。
九秋蓬: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,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。九秋,秋天。
乡心:思亲恋乡之心。
五处:即诗题所言五处。
参考资料: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下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1080页
2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.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·语文·九年级·下册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8:196-197
3、吉林大学中文系.唐诗鉴赏大典(十)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9:127-128
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间。公元799年(贞元十五年)春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叛军,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。此即诗题所言“河南经乱”。值此人祸天灾纷至沓来之际诗人自不免忧国思亲,伤乱悲离。就在这一年秋天,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,第二年春天在长安考中进士,旋即东归省亲。这首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。
参考资料:
1、吉林大学中文系.唐诗鉴赏大典(十)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09:127-128
2、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:第882-883页
3、刘学锴.唐宋诗词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4:496
这是一首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浓郁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u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抒情诗。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in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怀念诸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ongd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兄弟姊妹。
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。在这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l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,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ongd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兄弟姊妹抛家失业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l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羁旅行役,天各一方。回首兵燹后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故乡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iany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田园,一片寥落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凄清。破敝的园舍虽在,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,却各自奔波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异乡的道路之中。诗的前两联就是从“时难年荒”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,以亲身经历概括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l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战乱频年、家园荒残、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un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苦难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ngh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生活。接着诗人再以“雁”、“蓬”作比:手足离散各在一方,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,只能吊影自怜;辞别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故乡流离四方,又多么像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nqi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深秋中断根的蓬草,随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o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萧瑟的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,飞空而去,飘转无定。“吊影分为千里雁,辞根散作九秋蓬”两句,一向为人们所传诵。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,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,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,深刻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e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揭示了饱经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l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战乱的零落之苦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d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,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ingyu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明月,情不自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an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。他想: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s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乡思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ingyu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明月,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!恐怕这一夜之中,流散五处深切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in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思念家园的心,也都会是相同的。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,构出一幅五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gyu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望月共生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cho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乡愁的图景,从而收结全诗,创造出浑朴真淳、引人共鸣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s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艺术境界。
全诗以白描的手法,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,抒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e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。清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说:“常语易,奇语难,此诗之初关也。奇语易,常语难,此诗之重关也。香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常得奇,此境良非易到。”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iang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典故,不事藻绘,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,情韵动人,堪称“用常得奇”的佳作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...
白居易。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登姑苏台。宋代。释行海。 姑苏台上鹿麇来,流水千年去不回。野草青青都是恨,春风不放百花开。
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。北湖。唐代。韩愈。 闻说游湖棹,寻常到此回。应留醒心处,准拟醉时来。
鯸鱼。。弘历。 湖中藻荇蕃,蔓延丛累积。搴芼与铚艾,萌芽旋充斥。舟楫碍泛流,波澜溷澄碧。是应例除莠,询得一良策。鯸鱼此为粮,育湖俾搜索。藻荇则已尽,荷芰乃并食。鱼所能者啖,不能者拣择。溲矢更遗污,绿水成黄色。藻荇秽复里,鯸鱼秽面额。不什不变法,欲速疏筹画。一利一弊滋,览物理可格。
颂古二十八首 其三。宋代。释道川。 蝴蜂休恋旧时窼,五百郎君不奈何。欲火逼来无走路,痴心要上白牛车。门前羊鹿权为喻,室内啀喍总是讹。蓬㶿臭烟相恼处,出身不用动干戈。
中书侍郎傅公挽词 其二。宋代。范祖禹。 洛社瞻贤躅,书筵继老成。声容陪夙昔,论议想平生。节与盘山峻,名随沇水清。草堂空旧隐,松月为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