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起萧萧两鬓华,卧看残月上窗纱。豆蔻连梢煎熟水,莫分茶。
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终日向人多酝藉,木犀花。
摊破浣溪沙·病起萧萧两鬓华。宋代。李清照。 病起萧萧两鬓华,卧看残月上窗纱。豆蔻连梢煎熟水,莫分茶。枕上诗书闲处好,门前风景雨来佳。终日向人多酝藉,木犀花。
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,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。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,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。
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,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。整日陪伴着我,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。
摊破浣溪沙:又名《山花子》。原为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。在唐五代时即将《浣溪沙》的上下片,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,成为“七、七、七、三”字格式,名曰《摊破浣溪沙》或《添字浣溪沙》。又因南唐李璟词“菡萏香销”之下片“细雨梦回”两句颇有名,故又有《南唐浣溪沙》之称。双调四十八字,平韵。
萧萧: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。
豆蔻:药物名。熟水: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。陈元靓《事林广记》别集卷七之《豆蔻熟水》 : “夏月凡造熟水,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,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。密封瓶口,则香倍矣……白豆蔻壳拣净,投入沸汤瓶中,密封片时用之,极妙。每次用七个足矣。不可多用,多则香浊。”《百草正义》则说: “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,咀嚼久之,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,隐隐然沁入心脾。则先升后降,所以又能下气
分茶:杨万里《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》诗有云:“分茶何似煎茶好,煎茶不似分茶巧”,由此可见,“分茶”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。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。
书:《历代诗余》作“篇”字。
酝藉:宽和有涵容。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广德为人,温雅有酝藉。 ”
木犀花:即桂花。
参考资料:
1、平慧善.李清照诗词选译[M].巴蜀书社出版社,1988
这首《摊破浣溪沙》,从“病起萧萧两鬓华”可以看出创作时间,当是李清照后期作品。“木犀花”点出月份当在八月,桂花开时。当时正值大病初愈,心情渐好遂填此词。此词明确的创作时间无定论。
参考资料:
1、陈祖美.李清照词新释辑评[M].北京:中国书店出版社,2003.
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n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晚年,是一首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u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抒情词,主要写她病后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ngh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生活情状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oiw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委婉动人。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ir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自然之情,淡淡推出,却起扣人心弦之效。
“病起”,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,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。“萧萧”是头发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白稀疏的样子。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,因为大病,头发白了许多,而且掉了不少。至此,作者即刻打住,下句另起一意。这个处理极妙,意思似乎是说,头发已经那样,何必再去管它,还是料理今后罢。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eg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乐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aid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态度,行文也更简洁。
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。因为还没有全好,又夜里,作者做不了什么事,只好休息,卧着看月。“卧看”,是因为大病初起,身子乏力,同时也说明作者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心情闲散,漫不经心,两字极为传神。“上”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,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,此时入夜还浅。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,写得极为逼真。上句写的是衰象,此句却是乐事,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。“豆蔻”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iw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植物名,种子有香气,可入药,性辛温,能去寒湿。“熟水”是宋人常用饮料。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,颇为讲究。“莫分茶”即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nch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饮茶,茶性凉,与豆蔻性正相反,故忌之。以豆蔻熟水为饮,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。这又与首句呼应。人儿斜卧,缺月初上,室中飘散缕缕清香,一派闲静气氛。
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。观书、散诗、赏景,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gu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时光的最好办法。“闲处好”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;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,看时也很随便,消遣而已。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,偶然下一次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雨,那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雨中的景致,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。俞平伯说这两句“写病后光景恰好。说月又说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雨,总非一日的事情。”(《唐宋词选释》)所见极是。末句将木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i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拟人化,结得隽永有致。“木犀”即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,点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j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时间。本来是自己终日看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,却说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终日“向人”,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喜爱,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。“酝藉”,写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温雅清淡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度。“酝藉”一词,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onghu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胸怀宽博、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,如《归唐书·权德舆传》称他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流酝藉,为缙绅羽仪”。木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小淡黄,芬芳徐吐,不像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mud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,用“酝藉”形容,亦极得神。“酝藉”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。
此词格调轻快,心境怡然自得,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。通篇全用白描,语言朴素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ir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自然,情味深长。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 ...
李清照。 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独坐七首 其七。明代。黄衷。 请药东街质弊貂,五情炎火一时消。至今捧履无孺子,竹杖何曾过圮桥。
惠文伯居士请赞 其六。。释崇岳。 无卓锥之地,有无价之宝。元不用安排,拈来用恰好。没人情,佛亦扫。这般村僧,脱空到老。
隐士五首 其一 楚狂。明代。程敏政。 天王不西狩,列国多游士。楚狂独何人,长歌向夫子。慷慨凤德衰,当已胡弗已。晏岁草木蕃,吾道亦云否。岐山鸟不至,吾已方自此。
洞山十咏 其八 透瓶泉。元代。岑安卿。 崖阴滴珠玑,清蓄鲛人泣。瓷罂汲新寒,满贮归须急。外渗如方诸,中乾匪人吸。君看铅汞流,金铁犹漏湿。
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龙门通世好,虎刹获新观。会晤缘非偶,登临足未艰。层峰随野眺,曲涧恣幽盘。风入陵通气,日归寺隐峦。歌声依谷响,酒兴得山宽。别后空馀此,扁舟破夜澜。
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节物催人又一年,银花莲炬照金尊。麝鎚官样陪公讌,粉茧卿风忆故园。何似儿孙谈草草,不妨灯火半昏昏。人生行止谁能料,今夕苏州看上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