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里先生乌角巾,园收芋栗未全贫。
惯看宾客儿童喜,得食阶除鸟雀驯。
秋水才深四五尺,野航恰受两三人。
白沙翠竹江村暮,相对柴门月色新。
南邻。唐代。杜甫。 锦里先生乌角巾,园收芋栗未全贫。惯看宾客儿童喜,得食阶除鸟雀驯。秋水才深四五尺,野航恰受两三人。白沙翠竹江村暮,相对柴门月色新。
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,他的园子里,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,不能算是穷人。
他家常有宾客来,孩子们都习惯了,总是乐呵呵的,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,它们已被驯服了。
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,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。
天色已晚,江边的白沙滩,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,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,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。
南邻:指杜甫草堂南邻朱山人。
锦里:锦里:指锦江附近的地方。角巾:四方有角的头巾。
芋粟:芋头,板栗。
宾客:一作“门户”。
阶除:指台阶和门前庭院。
深:一作“添”。
航:小船。一作“艇”。
村:一作“山”。暮:一作“路”。
对:一作“送”。柴门:一作“篱南”。
参考资料:
1、彭定求 等 .全唐诗(上) .上海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1986 :552 .
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年),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。在成都,作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,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远,有位锦里先生,杜甫称之为“南邻”(朱山人)。月夜,朱山人送作者离开。在回家的路上,或者回家以后,杜甫写了这首《南邻》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马茂元 等 .唐诗鉴赏辞典 .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 ,1983 :510-511 .
《南邻》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,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庄访隐图。
杜甫到人家作客,诗先写这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a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。诗人首先看到的,主人是位头戴“乌角巾”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人;进门是个园子,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;栗子也都熟了。说“未全贫”,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。可是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人和全家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uku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愉快表情中,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,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iany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田园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ngh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生活。说起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人,人们总会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an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联想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n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隐士的许多怪脾气,但这位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人却不是这样。进了庭院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ert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儿童笑语相迎。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,连孩子们都很好客。阶除上啄食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ia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鸟雀,看人来也不惊飞,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、伤害它们。这气氛是和谐、宁静的。三、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,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,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,诚恳而又热情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ngg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性格都给画出来了。
随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ji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时间的推进,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ongbi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送别图。“白沙”、“翠竹”,明净无尘,在新月掩映下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j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意境显得特别清幽。这就是这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a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家人家的外景。由于是“江村”,所以河港纵横,“柴门”外便是一条小河。王嗣奭《杜臆》曰:“‘野航’乃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cu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乡村过渡小船,所谓‘一苇杭之’者,故‘恰受两三人’”。杜甫在主人的“相送”下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dengsh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登上了这“野航”;来时,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。
从“惯看宾客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ert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儿童喜”到“相送柴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ue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月色新”,不难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gx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想象,主人是殷勤接待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er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客人是竟日淹留。中间“具鸡黍”、“话桑麻”这类事情,都略而不写。这是诗人的剪裁,也是画家的选景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杜甫。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绕佛阁 其二 东堂月夜,叠前韵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来共鸥语。茶梦圆否。欲圆又破,梁间燕儿絮。小园一亩。梧竹影里,窥见河鼓。风叶掀舞。小荷堕粉,徘徊不能去。夜久葛巾湿,髣髴瑶阶生白露。风袅鬓丝,清于池上鹭。且一荐冰瓯,薄点梅醋。画檐深处。有点点流萤,帘隙偷度。照青编、任人看觑。
晚秋登楼。宋代。王同祖。 独上危楼望落晖。昏鸦归处远烟微。湖光洗得秋容净,争奈江南雁又飞。
癸酉次韵新春试笔十首酬友人 其十。明代。赵完璧。 挥洒凭谁共好春,青云何幸挹诗人。十分佳句凝清听,大历风流亦迫真。
江南意。明代。高启。 妾本南国姝,父母爱如珠。貌岂惭明镜,身才称短襦。学成采莲唱,晓出横塘上。舟小复身轻,随风两摇荡。归时曲岸傍,恰见贵游郎。辍歌欲转棹,花浅不堪藏。将嗔却成哂,相问那能隐。虽怜郎意深,终嫌妾家近。回首各盈盈,南湖月又生。烟波三十里,都是断肠情。
游南薰亭。明代。陈琏。 桂林名胜地,台观迹多陈。空馀南薰亭,屹立漓水濆。使君喜登临,从游有嘉宾。拂石坐紫苔,援琴鼓南薰。神畅情所感,理契意爰臻。忽兹纵遐瞩,跻攀极嶙峋。下瞰皇泽湾,流水碧沄沄。石洞深窈窕,清虚绝垢氛。昔贤有遗刻,半杂苔藓纹。江山宛如故,韶音谁复闻。登临稍毕景,感慨怀古人。早晚听履声,行当近星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