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国亡诗

述国亡诗朗读

君王城上竖降旗,妾在深宫那得知?
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
译文

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,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?

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,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!

注释

妾:花蕊夫人自称。

解甲:解除武装,指投降。

更无:一作“宁无”。

述国亡诗创作背景

  费氏(一说姓徐),青城(今四川都江堰市)人,因才貌双全,得幸于后蜀主孟昶,拜贵妃,别号花蕊夫人。她曾仿王建作宫词百首,为时人称许。孟蜀亡国后,被掳入宋。宋太祖久闻其诗名,召她陈诗。徐氏就诵了这首“述亡国之由”的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《唐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,第1378-1379页

  此诗破题就直述国亡之事:“君王城上竖降旗”。史载后蜀君臣极为奢侈,荒淫误国,宋军压境时,孟昶一筹莫展,屈辱投降。诗句只说“竖降旗”,遣词含蓄。下语只三分而命意十分,耐人玩味。

  次句“妾在深宫那得知”,纯用口语,而意蕴微妙。大致有两重含义:首先,历代追咎国亡的诗文多持“女祸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gg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亡国”论,如把商亡归咎于妲己,把吴亡归咎于西施等等。而这句诗则象是针对“女祸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gg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亡国”而作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iw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自我申辩。语似轻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anx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叹息,然措词微婉,而大有深意。其次,即使退一步说,“妾”及时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样于事无补,一个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uz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。不过,“那得知”云云毕竟还表示了一种廉耻之心,比起甘心作阶下囚的“男儿”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。这就为下面的怒斥预留了地步。

  第三句照应首句“竖降旗”,描绘出蜀军“十四万人齐解甲”的投降场面。史载当时破蜀宋军仅数万人,而后蜀则有“十四万人”之众。以数倍于敌的兵力,背城借一,即使面临强敌,当无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gg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亡国之理。可是一向耽于享乐的孟蜀君臣毫无斗志,闻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丧胆,终于演出众降于寡的丑剧。“十四万人”没有一个死国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志士,没有一星半点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hang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丈夫气概,当然是语带夸张,却有力写出了一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uz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女子的羞愤:可耻在于不战而亡。

  至此,作者的羞愤痛切之情已酝酿充分,于是爆发出一句热骂:“更无一个是男儿!”“更无一个”与“十四万人”对比,“男儿”与前面“妾”对照,可谓痛快淋漓。“诗可以怨”,其实岂但可怨而已,这里已是“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”了。

  此诗写得很有激情,表现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gg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;更写得有个性,活现出一个活泼泼有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ngg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性格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ux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女性形象。诗人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nuz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,就比一般有力,个性色彩鲜明。就全诗看,有前三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oiw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委婉含蓄作铺垫,虽泼辣而不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oiw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委婉,非一味发露、缺乏情韵之作可比。

  据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蕊夫人作此诗则有所本。“前蜀王衍降后唐,王承旨作诗云:‘蜀朝昏主出降时,衔璧牵羊倒系旗。二十万人齐拱手,更无一个是男儿。’”对照二诗,徐氏对王诗几处改动都很好。原诗前二句太刻意吃力,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,特别是改用第一人称“妾”的口气来写,比原作多一重意味,顿添神采。这样的改作实有再造之功。就诗人陈诗一事而论,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,而且有几分胆气。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孟蜀“男儿”羞。所以,此诗得到一代雄主赵匡胤的赏识,不是偶然的。

花蕊夫人

在五代十国时期,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,她们不仅容貌美丽,而且能诗善赋,多才多艺。有关她们的事迹,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,因其所处时代相同,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,她们的身份、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。世传《花蕊夫人宫词》100多篇,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,诗一卷(《全唐诗》下卷第七百九十八)归属于孟昶妃,但词中有“法元寺里中元节,又是管家降诞辰”语,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,正是王衍生日,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,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。 ...

花蕊夫人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已学故学天隐说,多因误剃镜中头。

戏拈当日颜良案,两足何堪踏两舟。

()

射麟麟不嗔,射虎虎伤身。虎纵不敢射,可射宁独麟。

射者每如此,所以虎欺人。

()
陈肇兴

军令如山立,出门三五申。攻心师马谡,守法学曹彬。

但使擒元恶,休多杀一人。古来称善将,无敌是行仁。

()
项安世

晦翁一别遂千秋,跨鹿乘云何处游。

人随流水去不返,名与好山空自留。

()
金鉴才

花逐流泉坐暮春,客来强作永和人。可怜修竹觞吟处,天地无忧物事新。

()

安乐窝中春不亏,山翁出入小车儿。水边平转绿杨岸,花外就移芳草堤。

明快眼看三月景,康强身历四朝时。凤凰楼下天津畔,仰面迎风倒载归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