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

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朗读

大江来从万山中,山势尽与江流东。

钟山如龙独西上,欲破巨浪乘长风。

江山相雄不相让,形胜争夸天下壮。

秦皇空此瘗黄金,佳气葱葱至今王。

我怀郁塞何由开,酒酣走上城南台;

坐觉苍茫万古意,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!

石头城下涛声怒,武骑千群谁敢渡?

黄旗入洛竟何祥,铁锁横江未为固。

前三国,后六朝,草生官阙何萧萧。

英雄乘时务割据,几度战血流寒潮。

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,祸乱初平事休息。

从今四海永为家,不用长江限南北。

译文

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,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。

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,蜿蜒如龙,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。

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,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。

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,以振“王气”,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。

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?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。

雨花台上,面对荒烟落日,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,油然而生。

石头城下,江水震怒汹涌,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?

不过吴主孙皓,打着黄旗北去洛阳,竟成俘虏,这分明是凶兆,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!

历经前代吴国,后代南朝,六朝故都宫阙荒芜,草木已繁茂!

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,几度厮杀之,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。

我这一生,遇到圣人很是幸运,起江南发兵,平定争霸之乱,如今已得休养生息。

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,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。

注释

金陵:今江苏南京市。

雨花台: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。相传梁武帝时,云光法师在此讲经,落花如雨,故名,这里地势高,可俯瞰长江,远眺钟山。

“山势”一句:这句说,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。

钟山:即紫金山。

“欲破”一句:此句化用《南史·宗悫(què)传》“愿乘长风破万里”语。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,好像欲与江流抗衡

“秦皇”二句:《丹阳记》:“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,故名金陵”。瘗(yì),埋藏。佳气,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。葱葱,茂盛貌,此处指气象旺盛。王,通“旺”。

郁塞:忧郁窒塞。

城南台:即雨花台。

坐觉:自然而觉。坐,自,自然。

石头城:古城名,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,以形势险要著称。

黄旗入洛: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天子的气象,于是就率家人宫女西上入洛阳以顺天命。途中遇大雪,士兵怨怒,才不得不返回。 此处说“黄旗入洛”其实是吴被晋灭的先兆,所以说“竟何祥”。

铁锁横江:三国时吴军为阻止晋兵进攻,曾在长江上设置铁锥铁锁,均被晋兵所破。

三国:魏、蜀、吴,这里仅指吴。

六朝: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均建都金陵,史称六朝。这里指南朝。

萧萧:冷落,凄清。

英雄:指六朝的开国君主。

务割据:专力于割据称雄。务,致力,从事。

圣人:指明太祖朱元璋。

事休息:指明初实行减轻赋税,恢复生产,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。事,从事。

⒇四海永为家:用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“从今四海为家日”句,指全国统一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非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三)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2:106-109

2、金性尧.明诗三百首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:88-90

3、刘民红,高启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主题辨析,《语文学刊》 2006年18期

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公元1369年(洪武二年),明代开国未久之际。作者生当元末明初,饱尝战乱之苦。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《元史》的修撰,怀抱理想,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。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,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,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,思潮起伏,有感而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非.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(三)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2:106-109

  诗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kaito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开头描写所看到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ng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景色: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angj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长江从万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丛中呼啸东下,锺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似蟠龙乘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西上。江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形胜,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,以镇压金陵的“天子之气”,但徒劳无功,金陵依然“王气”旺盛,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。接着笔头一转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o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写诗人自己的心绪和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k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慨。诗人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“郁塞”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。建国之初,气象更新,何来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ous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愁思?读完全诗,便不难明白,他是从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的教训而生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ouhu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忧患。“荒烟落日”的远景使他引发“苍茫万古意”,石头城下的涛声使他想起了三国、六朝的旧事。当年南朝陈后主君臣曾以为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angj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长江天堑,古来限隔,虏军岂能飞渡?”后来却成为北军的阶下囚。三国吴主孙皓迷信“黄旗紫盖见于东南,终有天下者,荆、扬之君乎”的谣传,带了王室及后宫数千人要去洛阳称帝,结果途遇大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u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雪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iz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士卒怨怒,只好返回。过了九年,晋军伐吴,吴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angj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长江险要之处设置铁链,横锁江面,可是依旧挡不住进攻,孙皓只好出城投降。此时自三国东吴建都以来的六朝宫殿,都已杂草丛生,残败破落,那些妄想凭藉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angj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ngxi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英雄”,只能让血流如潮,给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aix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百姓带来灾难,而一无所得。

  最后四句又回到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,诗人庆幸躬逢盛世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es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歌颂“圣人”朱元璋平定天下,与民休息,从此可以四海一家,不再因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changji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。联系全诗主旨,这与其说是诗人对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es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歌颂,毋宁说是诗人对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oji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国家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qiw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期望。居安思危,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的覆辙呢?所以这四句声调是欢快的,但欢快中带有一丝沉郁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q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情;心境是爽朗的,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的阴影。既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aof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豪放伟岸,又沉郁顿挫。

  全诗气势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aofa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豪放,音韵铿锵,舒卷自如,纵横随意。

高启

高启(1336-1373)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长洲县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 ...

高启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为爱东园四照亭,剪开繁木快人情。新秋雨过閒云卷,十里南山两眼明。

()

冰壶雪室坐禅时,世事纷纭莫可知。仰羡一堂云水客,忘机寂默是便宜。

()
黄节

英雄心事托琴中,独访孤台过断虹。满地夕阳号朔雁,隔帘人影瘦西风。

秋花晚节多迟暮,古调今弹有异同。不为知音为知志,苍茫山水月湖东。

()

游子陟皇路,幽人啸碧林。南北既异天,情意复铅金。

愿言奏雅歌,既翕和且耽。巍巍山自高,洋洋水自深。

()

春光又是照苍苔,几度沧桑郁不开。旧雨无多成鬼录,园林重振赖贤才。

()

此间良足乐,思蜀还瞿然。既恋善和书,亦念原氏阡。

以兹几踌踷,孤负卜居萹。我家旧吟社,近在孤山前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