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

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朗读

子房未虎啸,破产不为家。

沧海得壮士,椎秦博浪沙。

报韩虽不成,天地皆振动。

潜匿游下邳,岂曰非智勇?

我来圯桥上,怀古钦英风。

唯见碧流水,曾无黄石公。

叹息此人去,萧条徐泗空。

译文

张良少年未能得志如虎啸时,为求刺客而不顾破产败家。

从沧海公那里得到一名壮士,用金椎狙击秦始皇在博浪沙。

这次刺秦报仇行动虽未成功,而其名声却因此震动天下。

其逃匿追捕曾经过下邳,怎能说他在智勇双全上稍差?

今天我怀古来到圯桥上,更加钦羡张良的雄姿英发。

圯桥下只有碧绿的流水,而不知道黄石公如今在哪?

我站在桥上叹息张良逝去,徐泗两州从此便变得萧条空乏。

注释

下邳:古县名,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邳州界。圯桥:古桥名,遗址在今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小沂水上。张子房:即张良,字子房,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,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,被封为留侯。

虎啸:喻英雄得志。

博浪沙: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。

黄石公:秦时隐士。相传张良刺秦始皇不中,逃匿下邳圯上遇老人,授以《太公兵法》,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后十三年,张良从汉高祖过济北,果见谷城山下黄石,取而祠之,世称此圯上老人为黄石公。

徐泗:徐州与泗州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828-829

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创作背景

  被誉为“兴汉三杰”之一的张良,是李白十分倾慕的大英雄。诗人访寻英雄遗迹到河南道泗州,经过下邳(在江苏邳州睢宁一带)圯桥时,在传说张良遇到老师黄石公的地方久久徘徊,写下了《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》这篇怀古感慨之辞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秋弟.诗仙游踪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1:18-24

  此诗起句“虎啸”二字,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,其叱咤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云的业绩。但诗却用“未”字一笔撇开,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。张良的祖父和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uqi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,秦灭韩后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z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立志报仇,“弟死不葬,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”(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)。“破产不为家”五字,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aoxi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豪侠仗义、不同寻常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nw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人物。后两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张良后来“东见沧海君,得力士,为铁椎重百二十斤。秦皇帝东游,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”。诗人把这一小节熔铸成十个字:以上四句直叙之后,第五句一折,“报韩虽不成”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wanx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惋惜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。秦皇帝为之寒栗,赶紧“大索天下”,而张良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yingxio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英雄胆略,遂使“天地皆振动”。七、八两句“潜匿游下邳,岂曰非智勇”,写张良“更姓名潜匿下邳”,而把圯桥进履,受黄石公书一段略去不写,只用一个“智”字暗点,暗度到三句以后的“曾无黄石公”。“岂曰非智勇?”不以陈述句法正叙,而改用反问之笔,使文气跌宕,不致于平铺直叙。后人评此诗,说它句句有飞腾之势,说得未免抽象,其实所谓“飞腾之势”,就是第五句的“虽”字一折和第八句的“岂”字一宕所构成。

  以上八句夹叙夹议,全都针对张良,李白本人还没有插身其中。九、十两句“我来圯桥上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ig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怀古钦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”,这才通过长存的圯桥古迹,把今人、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uren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古人结合起来了。诗人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ig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怀古钦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”,其着眼点还是在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anshi2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现实:这两句,句法有似五律中的流水对。上句切合圯桥,桥下流水,清澈碧绿,一如张良当时。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uiyu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岁月无常,回黄转绿,大有孔子在川上“逝者如斯夫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ush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不舍昼夜”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gank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感慨。下句应该说是不见张良了,可是偏偏越过张良,而说不见张良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en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恩师黄石公。诗人的用意是:他所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enghuo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生活的时代未尝没有如张良一般具有英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的人,只是没有像黄石公那样的人,加以识拔,传以太公兵法,造就“为王者师”的人才罢了。表面上是“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tanx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叹息此人去,萧条徐泗空”,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;实际上,这里是以曲笔自抒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baof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抱负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说:“由孔子而来至于今,百有余岁,去圣人之世,若此其未远也,近圣人之居,若此其甚也,然而无有乎尔,则亦无有乎尔。”表面上孟子是喟叹世无孔子,实质上是隐隐地以孔子的继承人自负。李白在这里用笔正和孟子有异曲同工之处:“谁说‘萧条徐泗空’,继张良而起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哉!”诗人在《扶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豪士歌》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ewe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结尾说:“张良未逐赤松去,桥边黄石知我心。”可以看作是这首诗末两句的注脚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来共鸥语。茶梦圆否。欲圆又破,梁间燕儿絮。

小园一亩。梧竹影里,窥见河鼓。风叶掀舞。小荷堕粉,徘徊不能去。

()
林占梅

怪石清流回绕,奇花瘦竹回遭。有此閒情不领,肯与傀儡争高。

()

掠鬓初齐侧眼看,红棉新拭镜光寒。斜回雪颈些些见,贝齿畏痕恰恼欢。

()

载酒茱萸合,寻山粤秀开。海光浮地出,秋气并云来。

烽火连边徼,艰危忆将才。徘徊寺前路,落日满蒿莱。

()

缺月耿初夕,荒寒野店开。松声一枕落,茅屋万山堆。

愁岂扫能去,春还迟不来。思亲今夜梦,已近半程回。

()

家贫不学俭,物理有固然。

要是善用短,足以终其年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