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枝花·杭州景

一枝花·杭州景朗读

普天下锦绣乡,环海内风流地。

大元朝新附国,亡宋家旧华夷。

水秀山奇,一到处堪游戏,这答儿忒富贵。

满城中绣幕风帘,一哄地人烟凑集。

【梁州第七】百十里街衢整齐,万余家楼阁参差,并无半答儿闲田地。

松轩竹径,药圃花蹊,茶园稻陌,竹坞梅溪。

一陀儿一句诗题,一步儿一扇屏帏。

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,吴山色千叠翡翠。兀良,望钱塘江万顷玻璃。

更有清溪绿水,画船儿来往闲游戏。

浙江亭紧相对,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,堪羡堪题。

【尾】家家掩映渠流水,楼阁峥嵘出翠微,遥望西湖暮山势。

看了这壁,觑了那壁,纵有丹青下不得笔。

[梁州第七]百十里街衢整齐,万余家楼阁参差,并无半答儿闲田地。

[尾]家家掩映渠流水,楼阁峥嵘出翠微,遥望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hu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西湖暮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势。

  “钱塘自古繁华”,特别是南宋以杭州为都城,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,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少见的美丽城市。这篇《杭州景》就是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anmo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赞美杭州的绮丽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光,市井繁华的著名作品。【一枝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hua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花】描写杭州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lish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历史变迁和都市的繁华景象;【梁州第七】具体描写杭州美丽的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光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ng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景色;【尾】称赞杭州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jingse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景色的美不胜收。作者以清丽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zir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自然的语言、欣喜赞叹的笔调,描述了杭州“堪羡堪题”的锦绣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fe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风光,以及“楼阁参差”、“人烟凑集”的繁华景象。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reai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热爱祖国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sha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山河的深情厚意。作品运用铺叙手法,HRef=https://www.qijian.info/list/xiejing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写景细腻生动而富有特征。

关汉卿

关汉卿(约1220年──1300年),元代杂剧作家。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,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。号已斋(一作一斋)、已斋叟。汉族,解州人(今山西省运城),与马致远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以杂剧的成就最大,一生写了60多种,今存18种,最著名的有《窦娥冤》;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,如:《单刀会》、《单鞭夺槊》、《西蜀梦》等;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、套数10多首。关汉卿塑造的“我却是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响珰珰一粒铜豌豆”(〈不伏老〉)的形象也广为人称,被誉“曲家圣人”。 ...

关汉卿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出门送君时,一步再徘徊。虽云非远别,念与始谋乖。

欲求连墙居,故作千里来。君今不我待,欲跨洪沟回。

()

入幕曾沾禄,之官始问津。边城甘冷淡,世路识艰辛。

责重杯柈省,公馀简册频。先人清白意,百世尚书绅。

()
卢青山

踯躅初春季。怅情怀、中年渐到,二毛潜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对青山妩媚。
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边一枝玉,颤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
()

旧游何处觅苔矶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树侧,鸳鸯惊起逐群飞。

()

野堂之野,大千世界。

野堂之堂,匪茅一把。

()

早讶年年狂士来,每来亭上独徘徊。

山应又喜添知己,去後山容似死灰。

()